實際上,如今服務貿易也呈現很多新變化、新特點。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張偉認為,當前服務貿易發展呈現鮮明的數字化特征。一方面,數字化讓商品和服務的可貿易性大大增強,以互聯網為基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構成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服務系統,大幅縮減了生產流通的成本,提升了價值創造和增值水平;另一方面,基于數字形態的新業態延展了貿易價值鏈,促進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以數據要素派生出新產品、新服務、新場景,正在深刻改變服務貿易原有的形態。
今年服貿會更加突出“雙碳”主題。圍繞今年年度主題新設了環境服務專題,各專題展圍繞綠色創新展示全球服務貿易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場景。同時,展覽展示突出數字科技新元素。在首鋼園區展區的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題展中,用元宇宙打造體驗館和成果發布廳,集中展示元宇宙內容制作、場景應用等新興領域前沿技術和發展成果。
對于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情況,盛秋平說,去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實現了恢復性的增長。2021年,我國服務進出口額達到了5.3萬億元,同比增長16.1%,創歷史新高,服務出口世界排名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1.6%;其中服務出口1.4萬億元,增長了24.6%,“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不過,盛秋平也指出,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挑戰和制約,如疫情對服務貿易的影響持續,服務貿易面臨外需收縮的風險,企業經營壓力加大等。但我國服務貿易堅實的發展基礎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在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沒有改變。“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擴大開放水平、創新發展模式、提升發展平臺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對此,李俊表示,疫情防控期間,跨境人員流動受限,服務貿易企業開拓全球市場遭遇挑戰,尤其是與境外消費相關的服務貿易業務受到沖擊;但在推進傳統生活服務的線上化方面也面臨新機遇,以數字化方式拓展全球數字服務市場是當前服務貿易企業應關注的重點。另外,全球生產性服務貿易也迎來了巨大的增長機遇,如,運輸物流和供應鏈服務、數字倉儲、金融結算支付、電子商務服務等面臨較大的增長空間,正在成為未來服務貿易企業重點拓展的領域。
據悉,今年,相關部門將研究推動出臺一批“給力”的政策措施,大力促進數字貿易、技術貿易、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其中,《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已于日前發布。
此外,在擴大開放水平方面,將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提升自主開放水平,并以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為契機,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先行先試,提升各類要素跨境流動的便利化水平。
未來,要推動服務貿易更好更快發展,需要持續發揮服貿會促進高質量開放的效能。對此,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藍慶新建議,應以服貿會為契機,深化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探索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擴圍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高標準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高水平建設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探索全國版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專家認為,服貿會應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放大平臺功能;應不斷推進服貿會的數字化,通過數字展覽、數字交易、數字洽談、數字會議等形式打造“永不落幕的服貿會”。
相關標簽:財經(1106)